“做一个无愧于初心、无愧于时代,老有所为、有益于人民的人。”76岁的固原作家火仲舫退休不退志,深入基层开展宣讲140余场次,受众达5万多人。同时,义务辅导青少年文学创作者,为培育西海固文学“庄稼”辛勤耕作。
火仲舫是宁夏知名作家,长期从事文学创作与红色文化传承工作,先后创作出版各类文学作品21部500万字,其中小说《花旦》被誉为“宁夏的《白鹿原》”。他致力于扶持文学新人,推动“西海固作家群”发展,助力西吉县成为首个“中国文学之乡”。
退休后,火仲舫担任多个宣讲团成员,打造《传承红色基因,争做时代新人》《红军长征固原活动大事记》《红军将台堡会师的伟大意义》等课题,深入学校、社区、企业、机关、农村开展宣讲。同时,编写《红军粉》《红军灯》《红堡子》《螺号声声》等广播剧、情景剧进行巡演,让更多人知道了宁夏的红色历史。
“讲课费不少吧?”“义务宣讲,分文不收。”“图什么?”“心里踏实。”……这是发生在火仲舫宣讲途中,他和司机的一段对话。那一天,他上午在西吉县、彭阳县宣讲3了个小时,中午匆匆吃完一份盒饭,下午又赶赴固原市原州区,在彭堡中学、固原六中作了两次宣讲。近10年来,火仲舫为基层文化室和热心读者赠送书籍1.1万多册,价值超50万元。
“我是农民的儿子,初中文化程度,当过煤矿工人。能在文化领域取得一点成绩,要感恩党和人民的培养,尽自己所能回报社会、服务人民。”火仲舫说。(记者 陈郁)